灵犀微光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AR底层技术光学显示技术的厂商和服务商,主攻核心器件光学引擎,拥有全球重量最轻的AR显示模组,在光波导领域突破了多项生产工艺难题,是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低成本量产光波导镜片的创新企业。产品已投入教育、医疗、安防、工业维检、军工和特种行业等专业领域使用。灵犀微光在光波导、耦合光栅、全息成像、光场等领域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团队聚集了AR显示领域的科学家与资深工程师,技术核心成员来自三星、富士康、水晶光电等知名企业。
自2012年AR技术逐步落地,众多创业者涌入这个赛道,AR产品也相继进入市场。
尤其是AR眼镜将替代手机、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主计算平台甚至元宇宙入口的声音越来越多。然而打造一款体积和普通眼镜片类似,且具备高画质显示的AR镜片并非易事。这使得AR眼镜分辨率不足、重量过大、容易眩晕等问题都成为了其商业化的桎梏,这也成为了所有AR从业者必须解答的命题。
2014年,灵犀微光在北京成立,从成立之初,创始人郑昱就致力于解决AR眼镜的痛点,为“低门槛元宇宙”提供人人皆可用的AR眼镜光学引擎。
“AR眼镜之于元宇宙更像是手机之于移动互联网,而光学之于AR眼镜就像是芯片之于手机。” 郑昱说道,要想打造一个AR眼镜,AR光波导是其光学显示基础。
阵列光波导也是目前三种方案中画质效果最为突出,且唯一实现量产落地的技术。
目前,灵犀微光在阵列光波导和表面浮雕光栅波导都拥有完善的技术储备。在阵列光波导技术上甚至实现了二维出瞳扩展,可以同时实现垂直和水平双向出瞳扩展,有效的增加出瞳距离和眼盒大小,显著减少耦入部分的体积,在体积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增大视场角到50度以上,从而使得AR阵列光波导光引擎能够实现既小体积又有足够大的视场角。
并且,灵犀微光的阵列光波导技术已量产落地,量产可达到10万片/年,AR光波导模组良率达85%以上。
但在郑昱看来,体全息波导光栅的成本下限更高,技术上限也更高,“抛开技术成熟的时间不说,单用推演的方式判断三套方案中体全息波导光栅技术将最有可能演化成最接近我们设想中AR眼镜的终极形态。”
郑昱向猎云网介绍道,体全息波导光栅并不是一片普通玻璃,实则是一个体积系统。体全息波导光栅允许设计自定义光源以什么形式,什么光强入射,这直接决定了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出瞳距、eyebox等关键性参数,此特性不光可以应用在光波导镜片,还可以用在HUD、VR光学等各个方面,扩展性较强。
材料方面,体全息波导光栅技术通过使用光致聚合物或PDLC材料,通过双光束激光全息曝光的方式,直接在微米级光聚合物材料内干涉形成纳米级的光栅结构,工艺层面有望实现非人工自动化大批量的生产。
除此之外,在量产层面,体全息波导光栅也可以绕开纳米压印方案中制作母本的机器和模板制作的成本,在复用性和成本的降低上有明显优势。“尽管现阶段技术成熟度未达标准,但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实现良率提升。”郑昱认为,光学原理、工艺、成本等问题尚未解决,是现阶段AR眼镜等设备无法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所用的本质原因。“只有AR眼镜和我们普通眼镜一样轻便,更接近我们自然的交互方式,用户才可能真正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