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成立的公司,大多在蹭热点,高估值下至少有一半的水分。
作者 | 巴里 编辑 | 子钺 图片来源 | 受访者
本文来源:创业邦
4月6日,在集团2022/23财年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未来五年,联想研发总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新财年里,联想将继续招聘约3600名研发人才,实现在3年内增加12000名研发人员的目标。
联想在上一财年孕育且孵化了三大新兴创新业务,其中包括基于应用的AR/VR技术。联想在未来2-3年内将重点在“元宇宙”领域发力。
实际上,早在元宇宙概念提出前的2015年,联想就已经超前布局AR/VR等技术。联想不仅与Oculus、微软、谷歌合作推出XR设备(VR、AR、MR的总称),联想创投作为集团的CVC(企业创投)也陆续投资了DataMesh、当红齐天、耐德佳等近10家元宇宙相关公司。
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在接受创业邦“元宇宙投资观察”专访时表示,过去几年,联想创投一直坚持投资AR/VR的核心产业链。从更长远看,联想创投还会关注数字资产平台、NFT数字产品、To B和To C的工具应用(例如虚拟人、虚拟会议、AI生成虚拟内容即AIGC)等投资机会。
王光熙将目前的元宇宙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历过一个AR/VR周期的“老司机”,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商业化突破,相对较稳;另一类是近一两年成立的公司,大多在蹭元宇宙热点,高估值下至少有一半的水分。
作为投资人,他很忌讳创始人一上来就说自己做的是一家元宇宙公司,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这家公司做的是什么业务。
大多项目在蹭热点,估值至少有一半水分
创业邦:您是如何理解元宇宙的?
联想创投:元宇宙可以理解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如果将PC互联网理解为1.0,移动互联网为2.0,元宇宙就是3.0。
如果抽丝剥茧看本质,元宇宙还处于概念阶段,并没有诞生出专门针对它的核心技术、硬件以及新的商业模式。
在AI、AR/VR、、5G通信、新算力等技术上,联想创投多年来一直在布局,并不是元宇宙概念出现之后才开始关注的。
比如,2012年联想就已经是Google Glass的合作伙伴,开始在国内进行商业化运作。从2015年开始,联想也开始研发XR产品。例如,联想与Oculus联合研制了Oculus Rift S,与微软合作推出MR头显Lenovo Explorer,与谷歌合作发布首款消费级AR手机Project Tango以及Daydream VR一体机。
联想创投作为联想集团的CVC,从2015年陆续投资了DataMesh、当红齐天、耐德佳等近10家元宇宙相关公司。
创业邦:您认为目前元宇宙是否存在过度炒作的风险?以您近来的观察,相关公司的估值增长情况如何?
联想创投:谈到估值,我们还是要感谢元宇宙这波热潮。2015年、2016年,整个AR/VR赛道的估值正处于高点,但很快掉到了冰点,去年以来元宇宙又带热了这些企业。
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现象:这些公司从去年元宇宙概念出现前的两三年都很难融资,但是去年开始,我们的被投企业基本上一年可以至少融两轮乃至三轮,甚至有的企业估值一年时间能够翻几倍。
现在融到资的很多AR/VR企业都是活过了一个周期的老司机,通过这几年自身技术的积累和商业化的突破,再叠加元宇宙的概念,因此很快就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估值。
我所看到的从业者,也并不会因为元宇宙概念来了,就会将公司的战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对于企业的业务也并没有产生什么变化。但也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比如当红齐天推出的虚拟人直播。
实际上,整个行业正在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拐点。像我们很多被投企业基本上都达到了去年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今年也会有一批企业进入到各省专精特新“小巨人”(营收5000万元-1亿元)的行列中,甚至有些企业能够达到国家级“小巨人”(营收1亿元以上)的标准,进而冲进北交所。因此,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些企业本身实现了自我成长,并不完全是靠炒概念,这一类企业是相对较稳的。
但还有一些企业是近一两年成立并快速发展起来的,其中不乏一些明星项目是被一批美元基金按照互联网模式疯狂投资,估值很快就做到了几亿美金甚至独角兽的级别。现在,工业元宇宙、消费元宇宙等各种各样的元宇宙项目层出不穷,但大部分还是在蹭热点。我个人认为这些项目的泡沫还是比较大的,至少有一半的水分。
联想创投是最早一批投资AI、AR/VR等技术的机构,联想集团本身也有这些业务,因此我们深知其中的发展规律。现在,这些企业的发展显然是有些违背规律。如果我们反过来看一下二级市场的情况,你就会认为一级市场这些企业的估值从长期来看还是应该得以修正。
看项目还是要回归本质,就像我们投AI项目一样。现在,我们也很忌讳创始人一上来就说自己做的是一家元宇宙公司,因为我们并不太关心这家公司到底和元宇宙有没有关系。现在大量的项目叫做“ XX元宇宙”,起个这样的项目名称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这家公司做的是什么业务。
创业邦:国内外巨头对元宇宙的布局和打法有何不同?
联想创投:从国外的巨头来讲,在元宇宙上的发力会各有侧重。
Facebook改名Meta之后,All in元宇宙,但本质上它还是一家社交类公司,slogan也还是科技连接人。无论是从以前的文字、图片,到现在的视频,乃至未来XR时代到来之后,都是一个越来越趋向于更加真实的交互体验。
从另一个层面讲,Meta这家以ToC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型元宇宙之后,其公司原有的商业模式边界被极大地扩宽了,会逐步向企业级应用进行渗透。从Meta的招聘计划就可以看出,未来将招聘几千名ToB的职位。因此,Facebook的元宇宙转型仍然与其slogan是高度吻合的。
微软则一定会利用其在HoloLens、Microsoft Azure上的软硬件优势,进一步拓展其在ToB领域的地位,把公司带入到未来的元宇宙时代。
在国内,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与国外公司的打法一定是不同的,这是由其基因决定的。具体来说,国外巨头先天上具备很强的底层架构能力,也就是说房子的基础会建得很牢,终局也可能想得比较清楚。
但国内互联网巨头更多地还是依靠很强的产品力和运营力来驱动公司的快速成长,再反过来推动整个行业。并且,国内公司往往不会在前瞻性的项目上长时间亏钱,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在商业化上做出一些成绩。
重点布局XR底层技术和数字资产平台
创业邦:联想创投对于元宇宙整个的投资策略是怎样的?看好哪些细分赛道的创业机会?
联想创投:我们每个季度都在不断地审视过往的投资策略,对于一些确定性的机会,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执行。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坚持投资AR/VR的核心产业链,包括核心部件、核心技术、核心交互、核心应用,横跨ToB与ToC领域。可以说,没有元宇宙我们也在坚持,有了元宇宙我们更应该坚持。如今,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元宇宙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以前,XR还无法称之为一个产业,因为其还没有自己的产业链,而是与智能手机等产业共用产业链。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XR产业已经基本上拥有了自己的芯片、显示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也在构建过程中。
从更远期来看,过去几年我们主要专注于投资底层技术,但现在我们也会关注数字资产平台、NFT数字产品、ToB和ToC的工具应用(例如虚拟人、虚拟会议、AI生成虚拟内容即AIGC)等更加上层的投资机会。
从行业上来说,我们也会关注例如数字孪生等技术赋能工业制造、智慧城市、教育培训等垂直行业的投资机会。
创业邦:作为一家CVC,在布局元宇宙时会有哪些优势?
联想创投:联想创投是一家典型的CVC,我们在元宇宙落地方面,主要有两块:
首先,联想集团本身就有元宇宙相关的业务,不仅一直在做手机、电脑以及XR类的设备,同时也将自身定义为一家做生产力工具的公司,推出了虚拟会议、虚拟直播等软件类的服务。今年2月,联想发布了“Think Book系列数字藏品”,是与NFT基础技术服务平台“秘宝”合作发售的。从集团本身的业务来讲,联想正在加速元宇宙的落地。
同时,在数字孪生领域,联想创投不仅孵化了联想新视界,也投资了DataMesh等企业。我们很多被投企业最后都变成联想的合作伙伴、供应商、解决方案商,彼此互相协同,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厂、医疗、教育等行业开展深度合作。
所以,作为CVC,联想创投其实是有着先天的落地优势,可能比财务VC更快。
创业邦:能否讲一讲联想创投在元宇宙领域的被投企业,以及为什么会投资这家公司?
联想创投:联想创投去年投资了一家数字孪生公司DataMesh。这家公司提出要打造“工业元宇宙”,我对这件事是比较认可的。
之所以认可这家公司,就在于:这家公司的数字孪生平台能快速连接CAD/BIM/IoT,构建数字孪生场景,并结合混合现实零代码工具,实现远程可视化和流程标准化,真正能够为一线工人赋能,帮助企业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降本增效。这个平台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售后培训、巡检、维护、装配、施工、监理等场景。
并且这个平台是一个纯SaaS的软件,在国内不仅服务于顺丰、美的、三一重工等标杆客户,也已经被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数十家工业和建筑企业采用。
在未来,我相信小到一个智慧工厂、智慧工地、智慧园区,大到一个智慧城市,都可以借助数字孪生这种方式,通过前端的IoT采集数据并快速处理,从而打通数据与人的交互壁垒。这也是ToB先行的典型案例。
另外一个案例是我们在2016年天使轮开始投资的当红齐天,张艺谋导演是这家公司的合伙人。过去几年,当红齐天一直在尝试VR与线下娱乐、文旅的结合,拥有上海迪士尼小镇SoReal 5G XR 超体空间、北京首钢一号高炉SoReal 5G XR 超体空间等落地项目。
2022年北京冬奥会,当红齐天也是XR体验提供方。在休息区,运动员戴上VR/AR设备就可以体验爬珠峰、滑雪、跳伞、乘坐太空返回舱等训练和体验项目。现在,当红齐天也推出千店计划,把冬奥的VR体验、智能体育带给到消费者。
同时,这家公司也推出了虚拟数字人ViVi子涵。2021年“双11”,ViVi子涵就出现在京东的虚拟直播间开启了直播带货。因此,元宇宙不光在电竞游戏领域,也在开始赋能运动员,在消费领域的商业化运作也已经落地。
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还需要至少5年
创业邦:您在看元宇宙项目时,通常会关注哪些方面?
联想创投:我们在选项目的时候,首先这家公司的理念必须要符合元宇宙或者未来Web3.0的趋势,是否真正的使用到了Web3.0、区块链、AI等新技术,而不能还是老一套的技术理念和商业模式。
其次,未来在元宇宙里,除了底层架构,剩下的更多是内容,更精准地来说叫做数字资产,包括内容的产生、交易、确权整个链条。同时,未来做内容一定会采用更智能的方式,不可能还是原来的一笔一划来勾勒这个世界,因此我非常看重AIGC(AI生成虚拟内容)这个方向。
第三,我们比较喜欢看到能够将未来的数字资产积累起来的项目。未来在元宇宙里,会是一个比现在移动互联网大很多倍的数字经济,每个公司和个人都肯定会有数字资产。因此,我们比较看好数字资产平台。
创业邦:您对于元宇宙领域的创业者有何建议?
联想创投:对于国内元宇宙的创业者来说,有三点必须关注:一是必须要遵从政策法规,研究透公司有哪些业务可以在国内做,哪些要放到海外去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规划。
第二,元宇宙的相关技术对于算力和存储的要求都相当高,是一个非常重数据的领域。因此,初创团队在构建商业模式的时候,还需要核算一下成本,盈利点和盈利模式要设定得更加清晰一些,否则创业过程中就会比较痛苦。
第三,元宇宙相关的创业机会非常多,但一家初创公司一开始就想做平台,可能难度还是相当大。
创业邦:您对于未来整个元宇宙领域有着怎样的趋势判断?预计行业走向成熟还需要多久?
联想创投: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
一方面,现在无论是算力、存储、交互等底层技术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成熟。未来,新增的指数级数据量对于算力、AI算法、存储、传输都会造成巨大压力,再加上多人同时在线,元宇宙的应用很难跑起来。就像现在的区块链一样,对于大规模的链上应用也难以支撑。
其次就是载体问题。未来要有一台较为完善的消费级XR设备,并且能够流畅地把应用跑起来,可能还需要5年时间。在工业、教育等ToB行业,元宇宙的落地会更快一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区块链资讯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