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数字虚拟人的发展与应用:从虚拟偶像到虚拟社交
元宇宙是一个由数字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其中的居民是由计算机手段创造和使用的虚拟数字人。虚拟数字人是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外貌、表达、交互等)的综合产物,是元宇宙的主角和基本单元。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的制作和呈现越来越逼真,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从虚拟数字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两个方面,介绍元宇宙数字虚拟人的现状和前景。
虚拟数字人的发展历程
虚拟数字人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1982年,世界上第一位虚拟歌姐林明美就诞生了。她是由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一位全CG(Computer Graphics,电脑绘图)角色,她在电视节目中演唱了一首名为《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的歌曲,引起了轰动。从那时起,虚拟数字人就开始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1980年代到1990年代,是虚拟数字人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由于技术限制,虚拟数字人主要以2D卡通形式出现,如美国迪士尼公司推出的《小美人鱼》《阿拉丁》等动画电影中的角色,以及日本推出的各种动漫角色。这些角色通过手工绘制或者简单的计算机辅助绘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想象力,但缺乏真实感和交互性。
1990年代到2000年代初,是虚拟数字人的探索期。这一时期,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3D建模和渲染技术开始应用于虚拟数字人的制作。3D数字人相比2D数字人,具有更高的真实度和立体感,能够在不同的视角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3D数字人作品,如美国皮克斯公司推出的《玩具总动员》《怪兽公司》等动画电影中的角色,以及日本推出的初音未来等虚拟歌姬。这些角色通过复杂的计算机程序生成和渲染,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但仍然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和互动性。
2000年代中期至今,是虚拟数字人的成长期。这一时期,随着人工智能、动作捕捉、语音合成等技术的突破,虚拟数字人开始具备了更强的表达能力和交互能力。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虚拟数字人作品,如美国电影《阿凡达》中的蓝色外星人,以及中国新华社推出的AI合成主播等。这些角色通过真人的动作捕捉和语音合成,具有更高的真实感和自然感,能够与人类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和互动。此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基于社交平台和网络直播的虚拟数字人,如抖音上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以及B站上的各种虚拟主播和虚拟UP主等。这些角色通过自定义的形象和个性,具有更强的个性化和社交化,能够与粉丝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场景
虚拟数字人作为元宇宙的主角,其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大类:娱乐型和服务型。
娱乐型虚拟数字人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提供各种形式的娱乐内容。例如:
1.虚拟偶像:虚拟偶像是指由计算机技术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星形象和特征的虚拟数字人,通常以歌手、演员、模特等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虚拟偶像可以通过真人或者AI驱动进行歌唱、舞蹈、表演等活动,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粉丝进行互动。虚拟偶像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粉丝喜好进行灵活调整,也可以避免真人明星可能出现的负面事件和风险。目前,全球已经有数百位虚拟偶像活跃在各个领域,如日本的初音未来、洛天依、Kizuna AI等,中国的罗小黑、AYAYI、Ling等,以及美国的Lil Miquela、Seraphine等。
2.虚拟主播:虚拟主播是指由计算机技术创造出来的具有主持人形象和特征的虚拟数字人,通常以新闻、体育、游戏等领域的专业主持人或者评论员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虚拟主播可以通过真人或者AI驱动进行新闻报道、赛事解说、游戏直播等活动,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进行互动。虚拟主播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全球已经有数十位虚拟主播活跃在各个领域,如中国新华社的AI合成主播、英国BBC的AI合成主持人等。
3.虚拟社交:虚拟社交是指由计算机技术创造出来的具有社交功能的虚拟数字人,通常以朋友、恋人、家庭成员等身份出现在用户生活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